石晓晴的父母实在放心不下这个不省心的姑娘,乘坐高铁远行3000多里地来到省城尚云岚的家中一探究竟。尚云岚是个生活比较讲究之人,室内装修很有格调,整体效果时尚而现代,家具家电中档偏上,加上尚云岚举止得体,让老两口心下宽慰不少,尚书诚是个有教养的孩子,爷爷奶奶叫着,哄得老两口开心异常。
钱小雷放下手中之事,早早地出去采买许多食材,放开手段,煎、炒、烹、炸,花样翻飞;蒸、炖、烧、烤,色香俱全。尽量照顾老年人的胃口,石晓晴的父母数十年也没有享受过如此待遇,惊喜异常,看着开开心心的石晓晴,想着姑娘大了,也不能总栓在身边,钱小雷、亨克、尚云岚一看都不是泛泛之辈。希望孩子在这些人的帮衬下早日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
钱小雷自己过日子顺随自然,但不能任由石晓晴也如此安排她自己的生活,女子在社会上生活最终还得敬畏社会法则,过度自由最终只会得不偿失。趁着她父母在,大家一起商量着帮石晓晴在中药材交易中心租了两间门面房经营名特中药材,具体办手续过程中,钱小雷发现石母是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厉害角色,石父精通中药材筛选,也是个行家。于是钱小雷建议二老在省城多住些时日,等石晓晴完全步入正轨后再离开,顺便也在省城周边转转,散散心,权当旅游了。石氏夫妇求之不得。
通过黄绍林的介绍,钱小雷在旧南货市场南门对面“盛世林”小区为两位老人租了一套两居室,石晓晴已然在尚云岚家住习惯了,没有搬过去,石氏夫妇自己住也落个清静。
“众人拾柴火焰高”石晓晴的小门面这就算是正式开张了。
出于山水环境保护的考虑,钱小雷始终没有透露“独孤峰”深处的秘密。而是努力打通穆老爷子家族的关系,做传统的中药材加工和销售生意。石晓晴是个聪明的姑娘,虽起步转晚,但在父母相助之下,前期生意做得倒也有模有样儿。如果钱小雷发现生意清淡,悄悄地就会往返省城与“独孤峰”之间,加工一些精品销售,帮衬帮衬,钱石二人四六开,钱四石六,等销售额稳稳上升时,立即中断以保持“火山狸”家乡的宁静。
看着石晓晴的生活渐趋稳定,钱小雷、亨克和尚云岚也很开心。
“巧夷华业”在随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拉过涨停版,但是,走势十分平稳,基本上保持着少退多进的节奏,大多数的交易日都能保持最低37上下的涨幅。只有大盘上证指数下跌30个点位以上时,它才会走绿,不过,盘尾百分百拉起收红。
钱小雷收集整理了能找到的有关“巧夷华业”所有资料研究,发现这家上市公司整体还是比较老成持重的。比如:随着中国经济超前大发展,许多上市公司赶新潮,贪图快速红利,纷纷成立子公司利用资本市场新兴融资功能尤其杠杆放大功能跨界经营,过度迷信精英团队的力量,主业反而有所荒疏。结果搞得股权层级非常复杂,决策链条拉得很长,上市公司核心团队没有那么多懂行的“自己人”监督和具体经营操作。最后出现私下内幕交易、暗中输送利益、设计抽逃资本种种严重后果,甚至于有的上市公司因此在短短三五年里由绩优股降为st股,还有的走得更远,濒临退市!!!
“巧夷华业”比较本份,致力于水产养殖主业,心无旁逸,公司上下提倡工匠精神,力求做本行业的龙头,积小成而大进,步步为营,扎实经营。公司股票的k线走势也很平稳,日线、周线、月线、季线、年线……也没有大起大落,虽然分红很小气,但股票的气质非常沉稳,这一点,与其它主业单一但收益平衡的上市公司十分相像,这种股票风险最小!!!
施月华的介入,“巧夷华业”活力大增。
风险小、活力渐增、大盘平稳、经济转型在即而不妄动、逐渐转好的养殖场外部环境、资金流充裕……它还不得再涨涨?呵呵呵!
春季雨季如期而至,贵如油的雨丝轻柔绵密,“巧夷华业”渐次拉升,这一天上午开盘后,高开高走,股价已然涨到了1017元。盯着盘面,钱小雷思绪纷乘,许多新思路渐趋成熟。
正当钱小雷所持“巧夷华业”蒸蒸日上之时,印长安的公司运行出现了严重问题!
华泰盛信托公司原本是省城一家小公司,2002年3月印长安接手之后,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明确了华泰盛的业务方向,以三寸不烂之舌“骗”来一批业界精英,逐步建成“管理协调组”、“理财经营组”、“研发精析组”以及“营销推行组”,印长安把这四个组分别安置在地理位置相对孤立的办公区,每个组的主管直接对印长安负责,四个组成员间尽力避免同学、同事、亲属关系,四个小组成员之间禁止发生直接业务关系。另外专设一个秘书组,这个秘书组的成员基本业务就是搞好服务,包括日常办公、后勤保障、生活服务等等,秘书组的成员不允许介入信托公司实质性业务,原则上,人员选配时全部招收金融业务外行人员,让他们充当防火墙。
四大业务组成员基本都是外地人,秘书组清一色全是本地人,各过各的日子,各拿各的钱,两不相干。
五大组之外还有一个统筹组,这个小组成员人数不多,成份复杂,直接对印长安负责,办公区在公司租住大楼35层,平素也其他公司成员几乎不接触。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寻找公司方方面面的异常,也包括业务上的异常,然后提出补救方案。
其余工作人员,全部清退,困难户,印长安直接谈,给钱,不行;再给钱,还不行,继续给钱!!!直至全部清退,一个不留!!!
由于印长安自身是业界高手,其他人员只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印长安的业务外延就可以,再加上不贪小利,认真工作即可。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公司业务突飞猛进,虽然资产规模中等,但是公司的业务楔入能力全省数一数二,所谓“楔入能力”是指当投资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在市场发育初期就能迅速介入,快速设计出盈力能力显著的信托产品,通过一系列业务战术动作咬死,最终成为业界首推者,随后又能扎扎实实做实做强,一丝不荀,负责到底。
关于华泰盛信托公司这一强项,常务副市长洪记言曾就此赴京在相关会议上做过专题演讲,风光一时。
2016年后半年开始,印长安的优势逐步转化为劣势,公司各部门相对独立性过强,错过了群策群力的历史机遇,印长安的独断专行使得公司业务项目渐趋单一,公司只有自上而下的贯彻力,绝少自下而上的集体研发的创造力,公司的活力和绝对创造力日趋萎缩,业绩渐渐下滑,大批精英纷纷跳槽,业务骨干也开始悄悄干私活,整个公司大有分崩离析之势。只是公司当年完善的制度,加上印长安综合实力还是相当强劲,本人没有任何恶习,华泰盛因循着优质公司的惯性表面上一如既往地运行着。
但是,印长安明白,华泰盛距离破产仅一步之遥!!!
经过痛苦的思索,印长安敏锐地意识到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饱和!!!所有同行都面临的一个共同历史性的“瓶颈”问题。各大公司的信托产品高度相似,业务差异性极度缩小,大家开始拼业务之外的资源和力量的时候,印长安的优势就消失殆尽了。
怎么办?转行吗?我会什么?年纪一大把,尾大难掉!!!
印长安心生退意!!!
钱小雷的身影时时闪现在印长安的脑海中,这位看上去年纪比自己小许多的先生,不动声色间,巧妙运用市场心理就化解了好友的生活危机,还让参与的人谁也说不出什么来,是个非常有趣的人,印长安有时甚至想,他,会不会为自己人生带来某种转机呢?
这一天,印长安的个人的股票系统提示他关注“巧夷华业”。
印长安是个公私极端分明的人,他心里明白,公私混淆是天底下最愚蠢的做法!他个人的股票系统与华泰盛从不发生任何关联,甚至他从不在公司的网络和电脑终端上安装自己的个人股票系统。这一良好的习惯使印长安躲过数次灭项之灾!
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核算,印长安发现“巧夷华业”没什么利润,于是“哔哔叭叭”键盘敲击声中,“巧夷华业”相关资料被删除,提示中关于施月华的一份内参性资料也被印长安习惯性删除。
随后的日子里,上证指数k线出现“三只乌鸦”的走势,大盘点位是上还是下的狐疑让市场资金选择了观望,“久横必跌”心理阻碍了各股的连续上股,市场气氛一时低迷不前!
“巧夷华业”不仅持续走红,而且,成交量逐日放大,涨幅也悄然调整到6左右,这匹小黑马踏着自己的节奏在黯淡的市场里“独步清秋”,许多眼明手快的人把它放入了自己的股票池备选。
大盘走势不明朗,除了高价绩优股还有些涨势,其它股票涨涨跌跌,人们选择了继续观望。
“巧夷华业”继续披红挂彩!
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资金涓涓细流般从不同的帐户上注入“巧夷华业”。
市场热点分散导致了资金进一步分散,大盘没有明显的上跃态势,人们继续观望。
“巧夷华业”步幅放大,每日涨幅放大到7上下。关注的人更多,但人们看不清大盘的走向,利空信息不断也干扰了人们的判断。惯性思维下,人们不愿追高,继续观望,不过,这回是盼着“巧夷华业”下跌,吃不着葡萄的人往往希望葡萄是酸的。高尚情操在金融市场里显得是那么得隔隔不入!
印长安的个人股票系统又一次提示关注“巧夷华业”,哦,这小马跑得还挺快呀,唉,追高不是吾辈风范。印长安又一次选择了放弃。
星期三下午快收盘的时候,“巧夷华业”盘尾突然拉了一个涨停板!
电脑旁一直盯盘守候的钱小雷准备卖出自己手中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