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常山赵云(1 / 1)

赵云表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年十五拜‘枪圣童渊’为师,与张绣为师兄弟同习武艺,约五年,同马超相识于钜鹿,超见云身长八尺,姿言雄伟,枪法高强,性情沉稳,品质高洁,力荐云从军凉州为国效力。云为超诚意所感,遂许之。

计议停当,三方人马便在鸡泽泊,童渊的地盘上休整准备,等待钜鹿内线那边的消息。

马超除了练习拳脚枪法,用新得的短刀演练起了刀法,以适应新刀,本来张天师教授道中弟子,除了拳脚身手还有剑法,因为当时虽然流行的是刀法,但是刀太过霸道,不符合修道之人修身养性的宗旨除了清风、明月这些需要经常在江湖走动的弟子练了克敌的刀法其余弟子多是练习剑法。

但是天师也知道马超将来是要上战场的,战场上早已经淘汰了以刺击为主的长剑而改用了以劈砍为主的环首刀,而士族阶层也改佩剑为佩刀,而且马超从小就坚持练刀法。

张天师见马超对刀法情有独钟而且时常练习拔刀挥刀劈砍这几个简单动作,张天师是宗师大家,一看便知这种简单的挥刀、劈砍才是最适合战场杀敌的刀法,但是令天师奇怪的是马超仅拔刀这一招只要时间足够,每次一练就是一两个时辰,张天师问起缘由马超大咧咧地道这是他自创的刀法名唤‘拔刀诀’(傅红雪哭了⊙﹏⊙b)只要练到极致快到一定程度便无人可敌。

于是天师就根据马超的喜好,传了他们几人一套简单实用以快为主的刀法并配以相应的身法步法。

所以算起来马超的刀法反而是练得最早最好的,每次跟孟达对战时,那种令人目眩的速度令孟达吃了不少的亏,开始时经常是马超一拔刀孟达就输了,法正就经常笑话孟达非马超一合之将。

后来再对战的时候孟达总是先拔出刀再上场,这样一来马超出刀的时候孟达总算是不太怕了。

但是马超却很快就想到了破解之法,马超的破解之法很简单,就是在刀鞘的侧面开口然后在刀鞘里在加上一道卡簧机括,就这样再一次对战的时候,孟达愤怒地发现马超挂在右边腰间的刀反手挥出的速度更快了,而马超似乎深受启发不但拔刀诀练得更勤了,还请天师专门替他独家创造了一门反手刀法。

所以现在马超的‘拔刀诀’刀法不仅练右手,还为了将来右手用枪改练了左手刀法,这样一来挂在左边腰间用左手反手挥刀的独一无二的‘拔刀诀’更具威胁性和欺骗性,所以马超现在的刀法在张天师专业的眼光看来,是威力极大的,只要经过了实战的检验马超就会成为一个独特的‘剑客’

三天后,钜鹿传来消息,说是对方行踪已在掌握中,请三位高手即赴钜鹿展开行动。

这边万事俱备,王越一声令下,众人齐齐乔装改扮开拔启行。

沿途所见穷苦民众皆是头戴黄巾,聚众听道、讲道甚至许多官府差役、小吏也依附其中。

马超一行不敢怠慢一路疾驰,第三日到了钜鹿城中。

马超终于见到了闻名久矣的‘常山赵子龙’

迎接马超张天师一行人的就是,赵云和张绣。

赵云果然是身长八尺,姿严雄伟,剑眉星目,鼻直口方,英挺俊美,虽像‘传说’中那般貌如潘安(没文化潘安这时候还没出生呢⊙﹏⊙b),但绝对是器宇轩昂,英姿勃发。

左手张绣也不差,身长近八尺浓眉、方脸,目光炯炯,身材修长,威风凛凛。

赵云一身白衣,张绣一身黑衣。

二人一黑一白一左一右众人看了忍不住喝一声彩,赞一声好人物。

二人都不带冠,用缁撮(缁布冠就是束发的带子)将头发束在头顶,更显的精明干练。

二人快步上前迎向童渊“弟子张绣、赵云拜见师傅”

童渊满脸的喜色扶起二人道“这位是‘道尊’张天师,这位是‘剑圣’王越大侠”

“晚辈,张绣、赵云见过张天师、王大侠”二人又向张天师和王越行个礼束手站立一旁。

王越点点头算是还了礼。

张天师竖手道“早就听闻二位小友之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少年俊杰,传言非虚啊”

“不敢,天师过奖了”张绣、赵云二人见张天师夸赞忙又行礼谦逊道

“徒儿,你既与张绣小友有旧,不妨与他二人一叙”张天师又对身边的马超道。

那边张绣、赵云见天师这般说便都看向了马超。

“小弟马超,见过文锦师兄,子龙师兄”马超也不怠慢,心知天师这是让自己跟张绣、赵云二人讨个交情,毕竟外出游历除了磨练自身的心智武功之外,见闻结交也是极为重要的,要不然为何一些自身才智并不十分出众的人往往能笼络一大批,能力高绝的奇人异士为臂助成就一番大事呢。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高祖刘邦。

二人见马超年纪虽小却礼数周到,便也还了礼,马超一说张绣这才知道自己叔父张济和马超的父亲马腾有些过往,二人能在这千里之外的冀州相遇也甚是高兴,张绣又把赵云引荐给了马超,马超这才知道虽然赵云比张绣年长三岁但是入门比张绣晚是以赵云是师弟,张绣是师兄。

马超也把孟达引荐给了张绣、赵云,四人都是喜欢交朋友的人很快便熟络了。

张天师、童渊、王越又问过了这边准备的如何了张绣、赵云把详情说了一遍众人又商议一遍计划和细节,最终决定后天下午,约战张角。

张绣让其得力手下胡车儿、胡赤儿引着清风明月去城西太平道老巢下书。

众人安顿下来,这两日养精蓄锐做着最后的准备,马超、孟达与张绣、赵云混在了一起,四人切磋武艺讨教枪法。

孟达与马超一样都是由马腾传的马家家传枪法,张天师传的拳脚刀法。

张绣和赵云的枪法武功都是童渊教的,枪法名唤‘百鸟朝凤枪’双方一切磋,马超发现对方的枪法华丽炫目,通常一枪刺出漫天枪影不知枪头所在,犹如春日梨花夏日暴雨一般令人防不胜防。

而张绣、赵云也发现孟达、马超的枪法快捷绝伦一枪刺出还未拦住一枪又来,枪枪迅猛绝不缠斗,连绵不绝叫人疲于应付难以招架,当然以孟达、马超现在的年纪和力量枪法也不曾练得高明,自然远远不是张绣、赵云的对手,但是张绣、赵云对孟达、马超也不敢轻视。

当然尤其是马超,以这样的年纪使出的枪法不但快捷而且比起明显师出同门的孟达的枪法更多出了一些变化,少了一些刚烈多了一些诡异的角度和奇异的节奏,让人接招的时候极其难受很有一些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的味道。

如果说先前张绣和赵云只是出于张天师的弟子的名头和自身渊源的原因和马超、孟达相处,现在通过相处之后才知道二人确实是有真材实料的。

除去武功枪法之外,张绣因为出身的原因,兵法也是纯熟的而且还是在粗通兵法的孟达之上的。

但是无论是兵法理论和实际的练兵用兵的运用上比起年幼的马超来还是有些差距的,虽然马超也没有实际的领兵经验但这并不代表马腾在沙场上铁与血的经验没有传给马超。

当然马超还没肤浅到见人就卖弄的地步,这些结论都是暗自比较得出来的结论。

相反枪法武功最好性格最稳重最有大将之风的赵云,在兵法这一点却是连粗通都谈不上的,在马超看来赵云应该没有读过兵书也没有人教过他领兵打仗的知识。

以赵云的才智也觉察出了马超的异样,便坦诚自己出身寒门,家境虽然还算殷实但也只是读过私塾,高深的学问未曾学过,十五岁上又拜了童渊为师整日里只是勤练武功、枪法。

童渊虽是大名鼎鼎的‘枪圣’但也不懂得领兵打仗的学问,这也是自然的,像童渊、王越这些没有好出身的草莽中人能识得字已是不易了要是还懂打仗的学问早已经去军中为将马上取功名了,又何必几十年如一日潜心苦修练什么武功啊。

马超了然之后,当下便慷慨地表示要送赵云几卷他家珍藏的兵书战策,还邀请赵云去西凉军中历练,他会让父亲马腾举荐赵云,并像神棍一般宣称如今国家多事,边陲不靖以赵云的武艺和心智只要熟读兵书再去军中历练几年必然成就一代名将,保国安民,拜将封侯。

饶是赵云心志坚定性情沉稳,也挡不住马超这一副天真面孔的真情流露和斩钉截铁的肺腑之言,在赵云看来这番话若是个老于世故的官场老手,士族中人说出来他还是要考虑一番的。

然而马超这样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说出这番话他心动了,毕竟他赵云虽然看上去稳重、大气毫无名利之心,好强之意。但是谁又知道他心中的志向呢?

当此朝纲不振,民不聊生,外虏犯境,内患不宁之时赵云恨不能杀敌于外,救民于内以手中长枪还一个朗朗乾坤,清平社稷。

然而在这个注重世家出身的世道,没有人会因为他有一身武功枪法而赏识他,老师童渊的武功枪法已是天下无对,却也只能存身草莽。

赵云也常常思考自己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投身军伍同那些粗鲁的小兵一样从最底层做起?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赵云绝不想走这条路,然而不走这条路又能如何?自己虽然自认比那些小兵强的太多但是不会兵法又能强到哪里去呢?自己也与士人名流不熟无人举荐也无晋身之资,赵云很是迷茫!

但是现在马超的话让赵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可以学习自己最需要的兵书战策,有人举荐不用从最底层的小兵做起,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实现自己心中的报负,保国安民,既能保国安民又可拜将封侯,才为大丈夫也!

然而赵云毕竟是赵云虽然非常渴望这样的机会,但是还是有顾虑的,于是赵云坦然接受了马超还没见影儿的兵书,但是对于去凉州从军这事,赵云声称要与师父商议过才能做决定。

马超见赵云果断的将这‘糖衣吃掉炮弹扔回’

也只能是不为己甚,表示一切依赵云的意思,虽然马超很想让赵云立即就答应下,马上就跟自己走。

但是马超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一来赵云有自己的顾虑,毕竟事关前途这样的人生第一大事任谁也要思虑周详了在做决定的,不可能听了一个七岁小孩的三言两语就跟他走,虽然那小孩的确不同凡人;

二来赵云若真是一听自己一番话就马上答应下来,那马超反而要怀疑此赵云是否彼赵云了总要对马超这个人和他这番话考察清楚了才能做出决定啊。

最新小说: 遮天之女帝的绊脚石 五宝爹地甜宠妈陆南烟顾北寒 无敌古仙医叶飞 云晴霍海 当霸总一家穿越到古代后庄静初褚南玹 极品龙婿龙辰(龙辰楚婉柔) 主角霍海云晴 龙血丹尊叶辰(叶辰沈雁凡) 万古第一杀神苏玄 燃情辣妻携宝归来沈蔓歌叶南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