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乱起,帝诏令司空张温率破虏将军董卓,荡寇将军周慎等领精锐四万,助右车骑将军皇甫嵩平叛。又诏:傅燮迁凉州刺史,盖勋迁汉阳太守,法衍迁冀城令,马腾迁护羌中郎将。时百官请诛‘十常侍’帝不允。
皇甫嵩、朱儁不负所托终于在短短八个月时间荡平纵横八州,席卷天下的数百万黄巾,之后荒唐天子眼见黄巾以平,天下初定,在一群太监‘陛下英明神武,中兴大汉’
‘武功堪比光武直追孝武’
‘堪平叛逆海内归心重现文景盛世’的歌功颂德,谄媚吹捧中忘乎所以,毕竟这是皇帝登基以来声势最大的一件事。一时间一直以来一事无成的皇帝在晕晕乎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伟大,努力了大半年的皇帝又重新躲进深宫的粉脂堆中享乐去了。
是以自元旦祭天以来再也不曾见过天子的众臣工,忽见天子甫一登殿适才坐定便主动询问军情,人人都感到震惊以至于失态。
于是乎偌大的金殿之上,一片寂静。
天子见百官默然无语,眉头微皱,略显不快的道“如何?众卿,无人为朕解惑乎?”
百官身躯微微一颤,位列左班第三位的张温立刻起身,踏着细小急促的碎步躬身行至丹犀前一揖到底,朗声上奏“陛下,臣张温,请为陛下分说凉州军事!”
天子“司空大人免礼”
“谢陛下”
天子见张温站定这才徐徐开口“去岁凉州羌人为乱,贼首北宫玉等袭杀护羌校尉冷征、金城太守陈懿,又金城校尉边章、韩遂二人不思报效朝廷反而谋逆,助纣为虐,贼势复大,凉州刺史部上奏求援,朕因陇西校尉马腾固守河关击破叛军湟中义从骑主力万余斩杀贼首李文侯、宋建有功,诏令马腾为护羌校尉并遣中常侍郭胜为使至陇西宣诏,后马腾兵少不敌,退保陇西,天使郭胜为贼所擒,凉州刺史耿鄙、治中程球不通军事丧师失地,汉阳沦陷,贼长驱北进肆虐北地、安定诸郡,威胁三辅,朕令皇甫将军率得胜之师精锐北军两万驻守长安,拱卫陵园,今贼南下兵寇三辅尚未交战,左车骑将军便上奏请援,莫非以皇甫将军用兵之能,北军将士之精锐居然守不住长安,灭不得贼寇?”
张温听得天子不悦,面色平静地对道“陛下,左车骑将军当世名将百万黄巾在其面前依然灰飞烟灭,况乎羌贼?左车骑将军奏报中言道:三辅乃国之腹地,长安更是主宰关陇、屏藩西陲,震慑羌胡之重地,今贼有十五万之众破之不难,然而贼劫掠成性贼破之后分而为寇,则三辅不宁百姓必受滋扰因而请陛下在发大军,将羌贼一网打尽,尽数消除方为上策。”
“好!皇甫将军不愧国之柱石,眼光长远,朕心甚慰!”天子龙颜大悦开金口赞道“如此,司空大人以为派何人前往相助皇甫将军为善?”
张温道“陛下,臣以为领军前往长安之将非右车骑朱公伟将军莫属?”
“唔?”天子略一思索转头看向右班首位的何进道“大将军意下如何?”
“回陛下,臣以为司空大人此议甚妥,左右车骑将军联手作战剿灭黄巾贼,彼此之间极为熟悉,配合默契,此次若遣公伟将军领军前往,破贼必矣!”
“唔?太傅大人,司徒大人以为如何?”天子问完何进再次开言。
左班前两位的太傅袁逢,司徒袁隗出班回到“司空大人和大将军思虑周全臣等附议”
“诸位大人,意下如何?”天子端坐殿上目光扫过百官再次询问道
“臣等附议”
百官纷纷恭声随合道。
天子看向朱儁道“好!右车骑将军可愿为朕前往长安,荡平贼寇?”说完后又微微侧头目光有意无意似地扫了一眼身侧的张让,一直躬身注视着天子的张让,恭下的身子微不可察又低了一分。
朱儁忙出班回道“陛下,臣愿往”
“陛下,奴婢有话说”朱儁话音方落,张让忙出声道。
“额?张常侍有何话说?”
“陛下,奴婢以为右车骑将军领军前往长安不妥啊”
“为何?”
张让“陛下,眼下黄巾大部虽灭,但仍有余部作乱,今若遣朱将军前往长安,则洛阳京畿空虚,如有变故一时间难免应变不及,有损朝廷声望呐”
天子沉吟片刻“张常侍所言也有道理,然则派何人前往长安相助皇甫将军?”
太仆袁逢听得天子如此言语,与自己兄弟司徒袁隗暗自对视一眼,两人见对方脸上神色,都已知晓了个中因由,天子的心思他二人已然揣摩而出,于是不再犹豫袁逢开口道“陛下,臣以为破虏中郎将董卓董仲颖可领军前往长安”
袁隗附和道“董仲颖,乃故太尉‘凉州三明’段纪明部将,前平羌乱,多有战功,著名西陲乃此次最佳领军之将”
“好!正和朕意,朱儁将军坐镇洛阳,董卓将军领军出河东前往长安相助皇甫将军”
“草诏”小黄门忙执笔而出准备记录“诏令:破虏中郎将董卓率本部凉州精骑两万出河东兵援三辅,受左车骑将军皇甫嵩节制,克定羌乱!”
“喏”
“众卿可还有要事?若无它事上奏,朕便回宫了”天子见此事已有定论,打个呵欠,开口提醒百官道。
议郎何颙、谏议大夫荀爽、越骑校尉伍孚、五官中郎将黄琬、黄门侍郎荀攸、河南尹何苗、御史中丞韩馥、议郎曹操、尚书袁术等齐齐出班伏于丹犀之下同声道“陛下,臣等上奏弹劾中常侍张让、赵忠等十人”
议郎何颙道“左车骑将军同护羌校尉送来凉州羌贼作乱的奏报中附有檄文一道,名为:凉州义士讨十常侍檄,檄文称‘凉州之乱因刺史耿鄙勾结十常侍滋扰士民、横行不法、克扣粮饷,使得凉州军民愤然而起以除奸佞、清君侧为名起兵。’前者黄巾乱时,豫州刺史王允王子师于贼寇手中得张让、赵忠私通黄巾谋逆之罪的书信一封,今者十常侍又勾结州郡败坏地方,其罪当诛,臣请陛下,诸阉贼、靖朝纲!”
何颙话音刚落,张让、赵忠忙伏于天子左右,磕头不止泪流满面。
张让大哭道“陛下明鉴,前者王子师诬蔑奴等,此事陛下金口圣断皆已查清,蒙陛下圣恩只免了王允的官,今日,这大胆何颙旧事重提,分明是质疑陛下,此欺君大罪,奴婢请陛下斩此人、正君威!”
张让话音刚落下,谏议大夫荀爽奏道“陛下,凉州韩遂,边章原为金城校尉,早年多有军功此次乱起,金城太守陈懿为羌贼北宫玉所杀,劫二人为帅。今我大汉初定,实不宜在启战端,臣以为,韩遂、边章不同羌贼更与黄巾迥异,为此,臣请陛下诸除阉宦,招安羌军”
“陛下万万不可啊”荀爽刚刚说完伏在地上的赵忠又道“陛下,贼军作乱不可招安呐,黄巾乱时从未招安贼寇,这才一举破贼,此例一开从此往后,凡叛乱都以为可受招安,奴恐黄巾之祸又不远矣,荀爽乃一言乱政,奴请陛下治其罪!”
黄门侍郎荀攸一揖到地朗声道“陛下,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前者黄巾乱时陛下以雷霆手段迅速击破之,而今天下初定正是百废待兴与民休息之时,该当以怀柔之策应对,张让、赵忠阉宦之辈不学无术,安敢妄言军国大事,臣请陛下诸阉宦、靖朝纲”
天子眼见此事越闹越大,隐约间百官有群起而攻之势,有心回护张让、赵忠等“不能再让百官说下去,在继续上奏,这一日都分说不明”心中如斯想
于是天子开口道“此事牵连极广,非一时之间可以辨明,众卿”
“臣等请陛下,诸阉宦、靖朝纲”不等天子说完何颙、荀爽等十余人齐齐伏地同声道
“这...”天子当即愕然
“陛下,奴婢有要事上奏”正当天子迫于众臣压力之下,不知如何应对之时,一人伏于御案前奏道,天子大喜向下看去却是身体壮健,颇知兵事,有谋略的中常侍蹇硕。
天子定定神“蹇常侍,有何事上奏?”
蹇硕道“陛下,去岁凉州乱起,凉州刺史耿鄙,金城太守陈懿等身死,现下凉州刺史,金城太守出缺,故此,奴婢举荐汉阳太守傅燮傅南容迁凉州刺史,刺史长史盖勋盖元固迁汉阳太守,廷尉左监法衍法季谋,有才干可为金城太守”
“哈哈!好好好!”天子听的蹇硕所奏龙颜大悦,只是任谁都知道相比蹇硕所奏之事令天子,高兴的真正原因是蹇硕在此时上奏正好解了天子窘迫之围“常侍忧心国事,简拔贤能,朕心甚慰!诸卿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