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四轮马车(1 / 1)

《造物录》中平三年,茂陵马钧、马超叔侄制四轮马车,此车主体精铁打造,轻便灵巧,坚固耐用,前轮转向,易于操控。

车成献于天子,天子大加赞赏,一时风靡天下,恒远流传。

过了三日马日磾写了封书信送到蔡家,询问蔡家对马超的印象,想知道蔡家是否同意这门亲事。

同样的三日后,马日磾得了蔡府送来的蔡邕书信,信中说,蔡邕和蔡琰对马超有了更深的认识,马超文才武略,样貌人品,家世前程都是上上之选,完全符合,甚至是超过蔡家择婿的标准,蔡家同意了蔡琰和马超的亲事。

其实,以当晚宴席上的情形,根本不用说,马日磾也知道马超完全通过了蔡邕和蔡琰的验看,为什么等了三天又三天?还需要书信同意呢?

这就是礼法的体现了,毕竟男婚女嫁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

《汉律》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就是罚她缴纳五倍的赋税。“算”指‘口算’就是人头税。

汉律规定,十五岁至五十六岁的国民,都要缴纳人头税,每人每年税款一百二十钱,称为“一算”。

汉时“五算”的罚款标准,并不算低,以汉时的粮食均价每石百钱上下的标准来算,七百二十钱可以买到七八石粮食,至少是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

普通男子成婚一般在十六至二十岁,而真正的‘人生第一等大事’男子冠礼,要等到二十岁。(当然也有例外)

所以,就算是在喜欢也要把礼数做周全了,免得日后被人说笑,而这等个三五日写信,回信更是有了书面凭证,在礼法上做到了无可挑剔。

收到回信,礼数周备的马日磾毫不怠慢,立即请了自己和蔡邕的好友,著名的大儒尚书卢植做媒,行采纳之礼。

卢植表字子干,涿郡涿人,性格刚毅,师从大儒马日磾、马超的先祖大儒马融,为大儒郑玄的同门师兄。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

黄巾起义时拜为北中郎将,率军与张角交战,后被十常侍诬陷下狱,皇甫嵩平定黄巾后力救卢植,于是复任为尚书。

只看经历就知道,卢植跟马家渊源颇深是马家的‘门生’和蔡邕也是同僚好友,可谓是这桩婚事的最好媒人了。

纳采:为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也就是“提亲”。

《礼记·昏义》日“:纳采者,谓采择之礼,故昏礼下达,纳采用雁也。

蔡琰今年十四岁了,按习俗明年不嫁人就会被人嘲笑的,同样是大才女的班昭十四岁已经嫁人了,这纳采首礼自然是顺利的。

纳采之后是问名。

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礼序为“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如初礼”。问名之目的有二:一是防止同姓近亲婚姻;二是利用问名得来的生辰年月日,占卜当事人之婚姻是否适宜。

蔡琰的姓名马家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作为身份高贵的士族,蔡琰在结婚之前,订婚的时候是要取字的。

所谓的‘待字闺中’就是说,女子在出嫁之前,取了名字已经名花有主了,而女子的字是在问名的时候才取字,只有名没有字的女子,就表示还没有婚约,反之,有字的女子就表示已有婚约了。

卢植取回了写在一方锦帛上的蔡琰的姓名、字、生辰八字,马超一看字‘昭姬’生辰,大自己三岁。

马日磾又详说了,蔡家出身,家庭成员。

蔡邕的六世祖蔡勋,字君严,喜好黄老之术,汉平帝时曾任郿县令。

祖父蔡携,字叔业,汉顺帝时任新蔡长。

父蔡棱,字伯直,亦任新蔡长,操行清白,死后称贞定公。母袁氏,司徒袁滂之妹。

叔父蔡质,字子文,建宁末任卫尉,后被诬下狱死。子蔡睦、蔡谷,为避黄巾迁宗族居考城。

妻胡氏,为其师大儒胡广之女,已故。

长子蔡圭字元璋,娶颍川名族陈氏女为妻,举茂才,初为小吏,现为阳翟令。

长女蔡琬,字明姬,上党太守羊衜妻(羊祜之母)次女就是蔡琰。

取得蔡琰名字、生辰八字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纳吉。(杜撰一下,琬琰圭都是美玉的意思,大致上意思相同不算离谱)

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

因为要纳吉在祖庙进行,所以要派人将写有蔡琰名字、生辰八字的帛书送回茂陵,占卜之后再行下一礼。

马超顺便也写了几封书信,分别送给父亲马腾、母亲吴氏、贾申、兄长马兴、好友孟达、法正以及凉州军中的熟人,庞德、张绣、赵云和张辽、高顺,还有蒲元和族叔马钧。

给其他人的书信只是说说近况叙叙旧,给父亲马腾和族叔马钧的书信则是重点,不但讲述了与蔡家联姻顺利的事情,也讲了朝堂上和赵忠的瓜葛,马超特别提出了制造四轮马车的想法。

关于四轮马车的制造方法,马超以前跟马钧讨论过,技术上基本不存在障碍,但是马超和贾申都认为在蹬车风头正劲的时候不宜推出四轮马车。

现在马超认为时机成熟了,一来蹬车的热潮已经缓和下来了,马家的‘同轨车厂’需要退出新厂品来继续引领潮流了;二来马超认为自己得罪了赵忠,虽然赵忠个死太监现在还没有还击报复自己,但是以赵忠的小人品性,绝不会就此忍气吞声的。

所以马超想造出四轮马车,献给天子,以天子喜好奇淫技巧的脾性,必然能博取天子更多的好感,这样一来赵忠想报复自己的话,就会忌惮自己的靠山当今天子对马超的喜爱,从而将马超自身的安全隐患减到最小程度。

所以,马超想请叔父马钧带几个精干弟子来雒阳帮助他制造四轮马车。

书信寄出后,仅仅半个月的时间马钧就带着六名弟子从扶风赶到了雒阳,随行的还有嗅到商机的贾申,而此时充做信使的杨延龄和马朗还在茂陵老家等吉日占卜呢。

在马钧这样的额技术狂人眼里,天大的事情都比不上发明创造来的有趣,一到雒阳的马钧跟马超寒暄一阵,又去马日磾家里跟族兄打了个招呼就迫不及待的拉着马超投入了四轮马车的研制之中。

当然在寄出书信之后马钧到来之前那半个月里马超也没闲着,马超在这段时间里画好了四轮马车的图纸。

当然四轮马车其实也没什么好研究的,与二轮马车相比除了前轮转向装置之外没什么技术上的不同。

马超采用的是最容易实现,最成熟,也是最简单的技术,马超的风格理念就是这样,最简单最好用的才是最好的。

马超研制的四轮马车,四个车轮分开制作,四根轮轴是实心铁轴,两个前轮圆心中间加了轴承,轮轴穿过轴承可以很顺畅的转动,这样有别于传统二轮马车的一根长木轴贯穿两个车轮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车轴更加耐用,车轮更换维修更加方便。

而两个后轮则不同,与前轮相比少了中间的轴承,实心的铁轴跟轮子是一个整体,这是为了加装刹车。

前后两根车轴套是两根中空的钢管,将轮子插进两根轴套中,就有了前后两对轮轴装置,前轮轮轴尽头和轴套上两端各打有一个通孔,对好位置用一根销钉穿过轮轴和轴套就可以将两者连接以防止车轮滑出轴套。

而后轮则少了这个连接的销钉,后轮轴轴套也略大,在后轮轮轴前端加装一个轴承,轴承用挡圈固定位置,装进轴套中,这样既实现了转动平稳又不会打滑,最主要的是方便刹车。

最重要的前轮转向装置是:在前轮轴套上方平行的位置加装一个车轮二分之一大小的轮状圆盘,圆盘中间是一个轴承(就是把车轮中间的轴去掉只要轴承)圆盘和车轴套用两根质量极好的弧形钢板上下扣在一起,用螺丝锁紧,在弧形钢板的中间位置还第次叠加了几层长短不一的钢板以保证钢板的耐用度,这样两组‘车桥’装置既能其连接作用,也能起到减震作用,保证了乘坐的舒适度,这样前轮底架就完成了。

前轮底架完成之后,后轮底架就更加简单了,在后轮组轴套上同样的加装两组‘车桥’再在轴套上连接一组三角架一样的装置(就像是▽牵引车前面的部分一样)前端再加装一个一个车轮二分之一大小的轮状圆盘(跟前轮组转向装置的圆盘等大,两个圆盘上都有限位装置)圆盘中间是一跟向下凸出的带轴承的实心轴。

然后把后轮底架上向下凸出的实心轴穿进轴承中,这样整车的底架就完成了,这样前轮就可以左右自由转向了,同时由于转向装置上有限位装置,所以限制了车轮回转太大的角度。

这样前轮双轮可以沿着车架垂直线方向同时左右转动四十五度,由马匹牵引沿着道路方向或者是驭手控制缰绳驾驭马匹灵活转弯前行。

底架做好之后,只要把做好的车厢加装在后车桥和前转向装置上,再在后轮两轮轴上加上可以用脚踩就抱死两后轮的机械刹车后,大汉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四轮马车就成功了。

最新小说: 遮天之女帝的绊脚石 龙血丹尊叶辰(叶辰沈雁凡) 当霸总一家穿越到古代后庄静初褚南玹 燃情辣妻携宝归来沈蔓歌叶南弦 云晴霍海 万古第一杀神苏玄 主角霍海云晴 无敌古仙医叶飞 极品龙婿龙辰(龙辰楚婉柔) 五宝爹地甜宠妈陆南烟顾北寒